
不可或缺的拍攝搭檔
對焦時大顯身手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你正悠閒地享受著城市之旅,你的同伴突然想拍一張完美的社群媒體照片,好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一番。像這樣的拍攝時候,拍照難免會變成一種負擔。尤其是當你手持旁軸相機搭配50 mm Summilux-M這類大光圈廣角鏡頭時——對焦精準就顯得尤為關鍵。
在這樣的時刻,我會拿出Visoflex 2。因為它秉持著:「所見即所得」。即使景深極淺,也能確保拍攝對象清晰銳利。這些知識讓我保持鎮定,立即拍出完美的照片。
我最近剛從風景優美的波爾圖回來,在那裡待了五天。在那裡,我經歷了攝影生涯中最美麗、最有意義的時刻之一。城市街道和令人沉醉的日落無疑是這次旅行的亮點,但我的攝影裝備中,有一件會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中——一個我經常被問到的配件:徠卡Visoflex 2。
我個人非常喜歡使用旁軸相機,這也是我選擇徠卡相機的主要原因。對於很多徠卡M系列相機使用者在選擇外接電子觀景窗時的猶豫不決,我其實感同身受。但在波多的那段日子裡,Visoflex 2再次證明了它遠不止是一個便捷的配件:它成為了我拍攝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這款電子觀景窗(EVF)成了我旅行裝備的一部分。

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拍攝?毫無問題。
波爾圖為我們呈現了令人驚嘆的日落——光線令人嘆為觀止。雖然我們入住期間的天氣並非總是那麼好,但在路易一世大橋上俯瞰的全景,無疑是歐洲最令人驚歎的景致之一,令我們不虛此行。
然而,要透過旁軸相機將明亮的天空與昏暗的前景協調一致並非容易之事,尤其是夕陽的強光還會令人目眩,相機背面的顯示幕也難以看清。過去,我經常預設曝光不足,只能在後製中調整檔案。
而Visoflex 2幫助我在如此複雜的光照條件下獲得正確的曝光,因為我可以即時看到最終的影像,它也讓我在有限的視野範圍內更容易查看拍攝結果。

旁軸相機也有局限
旁軸相機在28 mm到90 mm的焦距範圍內表現出色,但如果想使用焦距更廣或更長的鏡頭,那麼其局限性就會逐漸顯現出來。例如在90 mm焦距下,取景框線會變得狹窄,對焦時也會變得不夠精確。而當焦距小於28 mm時,甚至無法顯示完整畫面。
此時Visoflex 2就派上用場了:它讓您能夠使用標準測距儀範圍之外的鏡頭,並自信地構圖和對焦。
此外,還有大量徠卡鏡頭並不相容旁軸相機,比如一些年代久遠的收藏鏡頭,或者是款式較新的R卡口鏡頭。使用這些鏡頭,甚至無法使用光學觀景窗對焦。而有了Visoflex 2,攝影者依然可將眼睛貼在相機上進行拍攝,從而保留經典的徠卡操作體驗,進一步發掘了M系統的潛力,特別適合喜歡嘗試非傳統鏡頭的攝影師。

輕鬆實現腰平視角和低角度拍攝
Visoflex 2最令我喜愛的一大功能是它的可翻折設計。網路上看到的大多數徠卡照片都是以視線高度拍攝的,而且是紀實風格。而使用旁軸相機時,要進行腰部平視角或更低視角拍攝就非常不便。讓女友覺得好笑的是,我常常為了找到合適的拍攝角度而平躺在地板上。
可傾斜電子觀景窗(EVF)讓腰平和低角度拍攝變得更加輕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現在能拍出許多原本無法實現的畫面。

意外之喜:與M10 Monochrom相機完美契合
出乎意料的是,當我去年購入M10 Monochrom時,原以為自己會全身心投入純粹的旁軸攝影。但實際上我使用Visoflex的頻率遠超預期。
我想,這一轉變源於我重拾了「在拍攝當下就掌握好曝光」這一理念。這並不意味著技術意義上的「正確曝光」,而是故意曝光不足或過度,以強調照片中的光線。而這點特別的用心在M10 Monochrom的影像檔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們通常只需極少的後製處理,並且幾乎可以直接從相機上分享。
「使用旁軸相機時,我對光線的掌握已經很精準了,但搭配電子觀景窗後,我則能篤定每一次拍攝都是一次精準對焦——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
Adam Gough

Adam Gough
亞當·高夫是一位英國攝影師兼電影製作人,專注於緩慢而刻意的攝影。他擁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與那些同樣熱愛攝影、講故事以及圖像背後精湛技藝的人們交流。在他的作品中,他探尋日常瞬間的美,以及在我們身邊悄悄展開的故事。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oughies_photography/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Goug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