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 with a leica

朦朧之美

隨著Summaron-M 28 f/5.6鏡頭的複刻發佈並廣受歡迎,徠卡繼續推出Thambar-M 90 f/2.2鏡頭以進一步擴大經典鏡頭產品線。再一次,設計被仔細修改,而光學素質保持不變。

Thambar最初發佈於1935年,而在當時徠卡鏡頭因其異常清晰的光學成像性能而名聲大噪。所以令世人驚訝的是,徠茲會在當時推出這款柔焦鏡頭,並用希臘詞“thambo”(意義為“模糊”)命名。照片表現出的浪漫主義美學,不僅沒有任何其他鏡頭可以匹敵,更難以通過數位後期處理呈現。

這使得新款Thambar-M成為徠卡90mm焦距鏡頭中獨樹一幟的亮點,讓現代攝影師能夠來體驗這款經典鏡頭帶來的獨特特徵;或者,正如希臘人所說,“me thambose me teen omorfia tis”:朦朧之美。

打破常規

1935年,徠茲工廠僅生產了2,984台Thambar 9cm f/2.2鏡頭,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它深受收藏者的歡迎。

在開發Thambar時,沿承著Max Berek當年設計理念的工程師們竭盡全力利用他們的專業研發技術克服類光學問題並獲得成功,從而推出了這款通過仔細調校球面像差而得到銳利通透成像的鏡頭,同時還能產生讓人驚豔的柔焦效果。八十多年前,當Thambar首次推出時,它適用於那些技藝精湛的攝影愛好者們。

如今,我們可以通過相機的即時取景更加輕鬆地調整圖像來達到預期的效果。

Luminous Glow.

Thambar獨特,夢幻般的浪漫外觀和強大的虛化效果是由故意校正不足的球面像差,以及用於環形再現失焦高光的20個光圈葉片製造出來的。由於像差向光學系統的周邊增加,所以景深的擴展和擴散的程度可以通過無級孔徑環精確地控制。

擴大光圈可增加柔焦,而縮小會降低效果。軟焦點濾光片中心的防光區域可防止軸向光線(產生清晰焦點)到達感測器 - 從而產生更加強烈的柔焦效果。

 

The-Thambar-is-like-a-paintbrush-for-photographers,-helping-to-paint-unique-effects-with-light_reference.jpg

徠卡相機是我旅途中最感性的夥伴。它的輕巧,可以帶我走得更遠,離人更近。

Jolie Luo

羅曉韻(Jolie),女性知名行攝作家,在Instagram上擁有大量粉絲群體。在旅行時,她使用徠卡相機描繪她看到的世界和遇到的人。她是公認的國家級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也是英國皇家攝影協會會員。

查看徠卡部落格

查看畫廊

復古設計之藝術傑作

新款Thambar鏡頭幾乎完全沿襲了原始鏡頭的經典設計 —— 相同的大小,黑色漆面,紅色和白色的尺規繪色,與上世紀30年代的前身一樣。當接上柔焦濾鏡時會降低鏡頭的光圈,因此使用紅色的焦距尺規進行合焦。例如,在使用2.2光圈時,在沒有接上柔焦濾鏡時,可使用白色焦距尺規。而使用了濾鏡則使用紅色焦距尺規,方便明瞭。為了保持其令人著迷的復古外形,Thambar外觀被巧妙地改良,延續了現代M鏡頭的簡約設計理念,使用了大量的細節工藝,如壓花技術(現在已經被廣泛使用在徠卡鏡頭上);鏡身上鐫刻的文字,使用了標誌性的Leitz Gravur字體;而充滿質感的邊緣斜切工藝,更增添精確地設計感和操作手感。

新Thambar鏡頭的光學設計幾乎與原始設計相同 - 唯一的區別是鏡片元件現在是單層塗層,以保護玻璃免受環境影響和腐蝕。這也使得新的Thambar成為收藏家的一個有趣的補充,他們現在能夠在實踐中應用鏡頭,而不必將他們的復古原件暴露在磨損之中。